退休老聚会诗词( 三 )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
——红楼梦之林黛玉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
——陆游《沈园二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另外 纳兰容若的词有很多影,且大都伤感,以下两首《如梦令》中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
——其一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
——其二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 。
相看好处却无言 。
——《浣溪沙》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
——《虞美人》姑且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对常州的诗词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 。
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
展开全部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特别是他本是四川眉山人,他却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 。
常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
有人认为苏东坡获赦北归以后,选择常州宜兴(宜兴旧属常州)作为他的卜居地,纯属一种偶然性的无奈之举 。
其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从他的诗、词、文、札记、奏章等来看,此举决非偶然 。
它是苏东坡衡量再三后的选择 。
为什么苏东坡与常州宜兴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常州宜兴作为他的卜居之地呢? 一、 鸡黍之约 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 。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 。
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 。
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 。
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 。
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 。
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
琼林花草闻前语,?画溪山指后期 。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
这些同窗好友都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
在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他遭到贬斥的流放生活中,这些好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 。
友情、亲情的温暖与关怀,是苏东坡钟情于常州宜兴的源头 。
二、 风光无限好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他于熙宁六月岁末到熙宁七年五月奉命 赴常润一带赈灾,在常州一带滞留半年左右 。
完成赈灾任务后,他应好友蒋之奇、单锡等的邀请,在宜兴小住,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芙蓉山水、?画溪明、古洞奇穴、玉潭凝碧等名胜 。
苏东坡流连于群山苍翠、溪水明澈、藤花掩映、杏柳错综的美景之中,就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中 。
十分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依稀感到了阳羡(宜兴的别称)正是他将来躬耕退隐的归宿 。
苏东坡在常润赈灾时,曾写过五首怀念杭州太守陈襄的诗 。
其中第五首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还 。
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
熙宁七年五月苏东坡好友钱公辅在常州逝世,苏东坡前去吊丧,并作《哀词》,发出了“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的感慨 。
这说明了苏东坡后来选择常州作为他的归隐之地,并非偶然,他对常州这方土地是早有所钟情的 。
就在这年,苏东坡委托宜兴好友在宜兴买田,准备将来在此归隐 。
三、 求住常州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