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词咏梅花( 五 )


“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
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 。
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 。
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 。
“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 。
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 。
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 。
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 。
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 。
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

【现代诗词咏梅花】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
附:现代人《咏梅诗》 傲骨敢为天下先,不与国色争尊严 。
清香飘溢冰雪里,迎来春色满人间 。
——(上海)张志真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墨梅》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
《早梅》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墨梅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
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
忆梅李商隐...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
此词反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词意用之,另出新意 。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