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以寄北诗词意思( 八 )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
诗文: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赏析: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
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
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 。
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
“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 。
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 。
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 。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
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 。
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 。
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 。
“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 。
“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 。
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 。
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
李白《峨眉山月歌》李贺《马诗》王昌龄《出塞》李商隐《夜雨寄北》...《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 (唐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马诗(唐)李贺(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