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什么诗词( 二 )


然而,松树并不总是幸运 。
白居易在《涧底松》中写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
”读了这首诗,谁能不为那些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寒俊”们叹惜呢?人才难知,更让人感到荐贤的可贵之处了 。
白居易另一首《赠卖松者》:“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
”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 。
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更是显得出奇的幽清明净 。
在这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甚者到了“无松不成诗”的地步 。
其实,隐者的行为,并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佳趣雅兴,也不全是“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孤寂寡淡 。
李白以《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而孟浩然在《岁暮归南山》一诗中提到:“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是呵,谁真心情愿隐居山林,空对青松白云?多因世事艰难,不得已而为之 。
松风白云、高风亮节的背后,隐含着莫大的空虚和无奈 。
人们喜爱松树,除了观松,自然还有种松,除了写松,还有画松 。
王维“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
”皇甫冉“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
”这是种松的 。
题画诗很多,有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朱湾的《题段上人院画古松》,李洞《观水墨障子》等 。
皎然在题画诗《观裴秀才松石障歌》说:“此中势与真松争”,“对之自有高世心” 。
专门描述画松的诗歌中,当以景云的《画松》最为有名:“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
”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依稀能辨 。
真松也罢,画松也罢,诗人们见松生情,对松咏怀,依然是兴致勃勃 。
有关松;竹;梅的诗词描写松的古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描写竹的古诗: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
――宋.陆游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
――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
――清.戴熙《题画竹》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对竹 黄庚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
但教休翦伐,何用报平安 。
居竹轩 倪瓒翠竹如云江木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
阶前迸笋从侵迳,雨后垂阴欲覆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