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忆江南教学设计( 三 )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
如何做好古诗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误区,当前古诗词教学有哪些误区呢?一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 。
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 。
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
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 。
二是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 。
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 。
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 。
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
一、语言的品味语言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诸多方面 。
对诗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 。
许多老师都指点学生自己看注释、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的意思读懂 。
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 。
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动乱;“泪”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 。
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 。
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 。
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 。
1、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 。
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感情色彩、表现手法 。
古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
但不应停留在诗句内容的浅层,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 。
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 。
2、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 。
古诗词的诵读、吟诵,有别于一般课文的朗读 。
一些古诗词教学读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 。
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开来 。
读诗先读题,品诗先品题 。
《送元二使安西》先让学生自读题,有的学生把“元二使”三个字连着读 。
教师再引导学生看注释,学生分别理解了“元二”“使”的意思,就读得正确了 。
一些成功的课例都是伴随着大量的诵读,学生加深了对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
3、教师的示范诵读,是对语言品味的导向 。
重新认识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示范诵读的功能 。
学生对语言的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领会、感悟、传神 。
教师重视范读,而且读的水平很高 。
声情并成,既传韵,传达诗的韵味,又传情,传达诗的感情 。
有的一次又一次范读,每次读的目的不同,节奏、语感,情感的表达不同,或是鲜明对比,或是层层深化 。
既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也体现了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
这就和一些教师的教学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以播放录音代替范读,有的吝惜到全程仅作一次范读 。
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整体把握好诗词教学的特点,没有刻意去提高自己诵读的水平 。
二、情感的感悟必须把握好古诗词以诗传情这一特点 。
古诗词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
1、“情感态度”这一教学目标的维度必须恰当定位 。
由于诗词时代背景的独特,学生学习时空的距离,“情感态度”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难点 。
教师必须与文本深入对话,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情感及其表现手法,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
观摩课所执教的一些诗词主题鲜明,情感强烈,情感目标的定位都比较恰当 。
例如:如:教杜甫的《春望》,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诵读,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自然体会到诗人爱国爱家、优国优民的情感,引起了共鸣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名为帝国的记忆读后感锦集
- 音的记忆读后感摘抄
- 记忆棉|记忆枕芯可以直接洗吗
- 给叔叔阿姨写个人回忆录的建议
- 前宅胡同忆孙道临先生
- 想你,是我最美的回忆
- lol|lol十大信仰英雄排行榜,满满都是老玩家的回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给女同学毕业留言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