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古诗词课外鉴赏习题( 二 )


苏教版初一古诗文(一)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曲阅读 。
从赋分比例来 看 , 古 诗文阅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的比重继续保持稳定的状态 。
与前两年一样 ,  2009年的样本卷皆设有古诗文阅读试题 , 且赋分大多占全卷总分的 10.0%-15.0% 。
测试内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和基本内容的理解 。
其中 , 文言文阅读部分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文意理解的考查 , 而古诗词曲阅读部分则更侧重于对诗词的赏析 。
开放性的试题居多 , 注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理解 , 充分体现课标“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的理念 。
古诗文阅读中出现了诗、词、曲、传记、散文等体裁 , 测试材料遍布先秦至明清各个时代 。
其中 , 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的取材集中在先秦、两宋和明三个时代 , 而古诗词曲阅读则偏重于唐宋两代 , 以诗为主 。
较之于 2008年 , 样本卷单设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试卷明显增多 , 由 10套增至 21套 , 占样本卷总数比例由 23.0%提升至 47.0% 。
从测试形式来看 , 古诗文阅读试题的题型分布以非选择题为主  ,  44套样本卷的非选择题共计 206题 , 占试题总数的 84.0% 。
1. 文言文阅读试题44 套样本卷共考查文言文 48篇 ,  13篇是“课标”推荐篇目 , 未出现于“课标”的篇目为 35篇 。
以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三版教材作为参照 , 分析 23套选择了两篇文言文测试材料的试卷 , 可见除湖北宜昌卷、上海卷选用的文言文测试材料没有出现于三版教科书 , 天津卷选文《唐雎不辱使命》仅出现于人教版教科书外 , 其他 20个地区所选用的篇目都有一篇为人教、苏教、语文三版教科书共同篇目 。
说明文言文的测试材料选择遵循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倾向 。
文言文的考查重点在于积累和理解 。
测试内容包括 文言字词、句子翻译、默写、文学及文体常识、断句及语气、写作手法、文意概括、文意理解等八项内容 。
其中 文言字词、句子翻译、概括和文意理解四项显然占据了主体地位 。
44套样本卷中 , 有 42套直接考查了文言字词 ,  41套直接考查了句子翻译 , 考查比率分别达到 95.5%和 93.2% 。
各地中考试卷皆重实词考查 , 实词中又以动词为主 , 即业已达成共识的所谓的文言字词考查倾向:“避虚就实” 。
字词的重合率并不高 ,  77.1%的字词在不同地区试题中仅出现过一次 , 即使测试材料相同 , 文言字词考查也没有呈现出高度一致性 。
体现了文言字词需要广泛的积累 。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是考查热点 。
句子翻译题所占比例仍较大 , 除江西卷、长春卷外皆考查了句子翻译 。
含特殊句式的句子、与文章理解密切相关的句子是重点语句 。
所考查的不含特殊句式的句子或总领某段 , 或为文章中心句 , 对于理解整篇文章至关重要 。
可见 , 句子翻译题开始放弃单纯考查文言句法 , 而以理解文意为核心 , 更加切中对重点字词的考查难度 , 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及运用能力 。
2. 古诗词曲阅读试题今年抽取的 44套样本卷中有 21套出现古诗词曲阅读考查(这 21套试卷以下简称古诗词曲样本卷) , 所占比例为 47.7% 。
共出现古诗词曲阅读试题 40题古诗词曲阅读试题与文言文阅读试题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
前者的测试内容包括古诗词曲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 而后者偏重于文言文的内容 。
古诗词曲测试内容包括解释字词、诵读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理解情感、赏析词句、写作手法、综合考查等 。
理解诗词作品情感的试题所占比例最大 , 共计 13题 , 占样本卷古诗词曲阅读试题总量的 31.7%;要求考生概括诗词曲内容、中心或要求解释诗词曲的试题也有 12题 , 占 30.0%的比例 。
有 5套试卷要求考生赏析诗词语言 , 感悟诗词曲遣词用句的妙处 , 在 21套古诗词曲样本卷中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
安徽卷将古诗词曲阅读与文言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 , 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 , 因而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特点 , 比如解释字词、为诗文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