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

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

纳兰容若诗词精选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
断肠声里忆平生 。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
我是人间惆怅客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
沉思往事立残阳 。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白落梅 。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

白落梅 。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第一次读你的书是在一个很巧合的时间,又很巧合的去了书店,在大堆的书里,首先注意的是里面有一本的封面是白色的,再看上面又有纳兰容若四个字,接着才是你的落款名字,白落梅 。
确切的说《西风多少恨,吹不散凝眉》是看的是你的唯一一本书,只看一本就想说点什么了,如果做个形象点的比较,一个应该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安如意 。
我想说她不及你 。
你比她纯粹 。
我在度娘里搜了一下,你的简介就短短的几十个字:白落梅,原名胥智慧 。
栖居江南,简单自持 。
心似兰草,文字清淡 。
自我描述是:白落梅,一个落尽繁华却依旧灿烂如初的女子 。
在平淡无声的日子里,拿一支素笔写写描描 。
如此简单的女子,不知道是不是你有的禅心会意,如此的淡然,笔下的字如此的动人,如你的本名一样,智慧,一个名字叫智慧的女子,我想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你太普通了 。
也许是自己性格的原因喜欢安静,而看了这本书你自己写的开头引言的第一页的一半处我就放不下了: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座有了年岁的城墙,用无数个青翠的日月堆砌而成 。
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 。
城墙里,因为生活,因为情感,而充盈丰满 。
人生是什么?是在三月的早春,看一群燕子,于古老的庭院衔泥筑巢;是在清凉的夏季,看满池莲荷,寂寞地在水中生长;是在风起的深秋,看一枚落叶,安静地赶赴美丽的死亡;是在落雪的冬夜,看一尾白狐,遁迹在荒寒的山林 。
无论时光走得有多远,来时的路,去时的路,还是一如既往,不会因为朝代的迁徙而变更 。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许多生命都微小如沙砾,我们可以记住的,真的不多 。
王谢堂前燕犹在,帝王将相已作古,沧桑世事,谁主浮沉?俯瞰烟火人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在属于自己的界限里,安稳地成长 。
人的生命,与万物相比,真是渺若微尘 。
充满了禅意,从文字里透出的一份高于红尘的觉悟 。
我想你一定参禅,所以如此懂得红尘的漫散 。
在你笔下的容若就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 。
一女子如此懂得这位天上痴情种,便也是充满了心疼的吧 。
你这样来说这位痴情人: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 。
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 。
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 。
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
如此的男子便也是独一无二的吧,读完这本容若词传也更了解这位痴情人了,再去读他的《饮水词》又是一种心境了 。
你说:一梦浮生,愿所有的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游园惊梦,醒后放下所有执念 。
在湛湛日光下,洁净安宁,清白一世 。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如此说你也该是佛前修炼过的一朵莲 。
你为容若所提的一阕《临江仙·秋荷》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
一声诗韵锁窗寒 。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
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