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景物描写( 五 )


三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
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也是极近的,极洪大的也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
(陆定一《老山界》)赏析先写所见,三种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 。
接着写所闻,声响难以模写,用比喻才显得形象直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
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烘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
四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 。
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 。
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 。
——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 。
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 。
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 。
——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 。
(任宝剑《遮阳山纪行》)赏析作者以景点转移为线索,以游踪为序,把遮阳山的佳景古迹串连起来,对众多景点进行恰当的详略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 。
并加入传说,增添情趣 。
五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的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这好似一幅风景画 。
最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把握住了故都秋天具有特征的景物和景物所具有的特征 。
无论细描“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还是详绘“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都形象鲜明,逼真如画,渲染了寂静的气氛,达到一种微妙的意境 。
六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的积雪高插云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
(碧野《天山景物记》)赏析这是一幅远看图 。
作者用“珠冠”“孔雀开屏”两个比喻从色彩和形状上点明了天山的特点 。
在加上“银光闪闪”“艳丽迷人”等词语的形容,整个画面洋溢着幸福安祥的气氛 。
七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 。
(峻青《雄关赋》)赏析作者由北向南、由远而近从地势和气势上写了山海关的雄伟险要,表达了自己登关眺望时的感受 。
八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地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崭新气派;向东望去,一切在阳光里更显得柔和透明;向西望去,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场小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楼和它身后的钟楼,如今虽默默据守在那里,却难免让人联想到几百年间那晨钟暮鼓是怎样标志着孤独每天的生活节奏的;而钟鼓楼背后,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莹莹的,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 。
(韩少华《万春亭远眺》)赏析作者立足于万春亭,向四方的观察方位的转换,十分清楚,其中用“望”“看”很有分寸地表示景物的远近 。
此外写钟鼓楼背后的燕山余脉,由远而近,景物的组合错落有致,层次清晰 。
九雨落大了,粗重的点子打在三把红油纸伞上,发出的热闹的繁密的脆响,跟小溪里、越口里的流水的哗声相应和 。
从伞下望,雨里的山边,映山红开得正旺,在青翠的茅草里,翠绿的小树边,这一丛丛茂盛的野花红得象火焰,背着北风的秧田里,稠密的秧苗象一铺编织均匀的深绿的绒毯,风一刮,把嫩秧子往一边翻倒,秧田又变成了浅绿色的颤颤...
关于山水的古诗词的赏析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