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牡丹苗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春季牡丹苗的种植方法( 五 )


栽植 。
牡丹在北方和南方栽培时间方法差别比较大 。北方多在“秋分”前后栽种,栽植方法为垂直面栽下 。南方多在“处暑”至“白露”栽植 , 栽植方法为斜栽法(植株与 地面呈25°——35°角),药用牡丹每亩栽植1500——2000株 , 观赏用的每亩1000株左右 。
国中原地区牡丹栽植方法以洛阳、菏泽具有代表性 。两地多在“秋分”前后栽植,此时离土地封冻还有一段时间,地下根部可生长一个时期,对保证成活和来年生长都十分有利 。一般新根长度可达12——15厘米 。具体栽植方法是:在已准备好的土地上按照预定的行株距 , 先挖穴,穴的大小以30——50厘米见方 , 深度为40——50厘米为宜,挖穴时要将表土和生土分 放 。其次把牡丹苗放在穴内 , 使根系分布均匀舒展,向四周垂下 , 便可填埋表土,后填生土,土填至半穴时,应用手轻提苗子并左右提动,使根颈(“五花头”)与 地面持平为宜 。土填满后,用木棍轻轻捣实 , 立即浇一次压根水 。待土壤见干时,即可松土保墒 。牡丹栽植的深浅之度以疮口齐土面为佳,深则根不发,花不旺 。
浇水 。
实践经验证明,牡丹春季萌芽放叶、开花之前和开花之后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此时雨水不及时,需要浇水,以保证生长发育需水 。在《牡丹八书》中说:“初栽浇 足,以后半月一浇,旱时旬日一浇 , 水不喜多 , 也厌其少,多则根烂,少则枯干 。”据此可知牡丹浇水的关键是在于浇水的时间、次数、数量是否科学 。
浇水的依据 是由其喜燥恶湿的特性决定的 。牡丹浇水,北方土燥宜多次浇,南方地湿不可多浇 。浇水要有常,暑中忌浇 , 夏季浇水宜清晨或凉爽时浇,冬春宜暖日浇,用水以久 积雨水 , 塘水为佳,水暖含肥,其他水次之;冬季浇肥水 , 开花前浇肥水,谢花后宜轻用肥水 。夏季酷暑长期下雨或积水的地区,对牡丹管理要采取遮阴、防雨、防 涝和地面铺草办法来降温,减少蒸发和积水缺氧 。
施肥 。
为保证牡丹的良好发育,必须十分重视施肥 。从栽后第二年起,每年至少施肥3次,第一次在“春分”至“清明”时节,即开花前15——25天施下 。以补充根内 或枝条本身原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不足,有利于当年开花 。第二次可在开花后半月内进行 。
以满足枝条旺盛生长和花芽开始分化的需要 。为来年开花打下物质基础 。第三次施肥应在秋冬之季进行 , 既能贮藏营养 , 又可有助于牡丹的越冬保护 。
松土除草 。
因牡丹性喜暄土,暖地,故经常锄地灭草很重要 。开花前要进行2——3次,开花后到秋季每月1——2次 。降雨或浇水之后,土壤略干就要锄地松土 。锄地深度在 5——10厘米 , 头锄要浅,二锄要深(10厘米)、细,不留生地 。花谢后 , 为减少水份蒸发,并保持旺盛生长 , 对二、三、四年生的牡丹可进行浅掘,深度可达 15厘米,以增强抗旱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