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桃花源诗词( 七 )


此诗构思婉曲 , 情趣深远 , 画意甚浓 。
“隐隐飞桥隔野烟” , 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 , 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 , 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 , 忽隐忽现 , 似有似无 , 恍若在虚空里飞腾 。
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 , 令人朦朦胧胧 , 如入仙境 。
在这里 , 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 , 虚无缥缈 , 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 , 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 。
隔着这帏幔看桥 , 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 。
“隔”字 , 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 , 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 , 若是站在桥边 , 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
下面画近景 。
近处 , 水中露出嶙峋岩石 , 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 , 有渔船在轻摇 , 景色清幽明丽 。
“石矶西畔问渔船” , 一个“问”字 , 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 , 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 , 既见山水之容光 , 又见人物之情态 。
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 , 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 , 恍惚间 , 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 。
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
“问渔船”三字 , 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 。
三、四句 , 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 , 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 , 桃源洞的美妙景色 , 是从问话中虚写的 , 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 , 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 , 要做到情韵悠长 , 意境深邃 , 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 , 更要求构思的巧妙 。
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 , 是很善于构思的 。
这首诗从远到近 , 正面写来 , 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 , 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 。
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 , 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 , 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 , 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 , 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
展开
桃花美女诗句大全展开全部 1、朱唇一点桃花殷 , 宿妆娇羞偏髻鬟 。
细看只似阳台女 , 醉著莫许归巫山 。
——岑参《醉戏窦子美人》2、争花不待叶 , 密缀欲无条 。
傍沼人窥鉴 , 惊鱼水溅桥 。
——苏轼《桃花》3、雨歇杨林东渡头 , 永和三日荡轻舟 。
故人家在桃花岸 , 直到门前溪水流 。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4、桃花岭上觉天低 , 人上青山马隔溪 。
行到三姑学仙处 , 还如刘阮二郎迷 。
——顾况《寻桃花岭潘三姑台》5、桃花流出武陵洞 , 梦想仙家云树春 。
今看水入洞中去 , 却是桃花源里人 。
——刘商《题水洞二首》6、桃花流水须长信 , 不学刘郎去又来 。
——李建勋《南唐近事(句)》7、桃花浅深处 , 似匀深浅妆 。
春风助肠断 , 吹落白衣裳 。
——元稹《桃花》8、桃花欲落柳条长 , 沙头水上足风光 。
此时御跸来游处 , 愿奉年年祓禊觞 。
——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9、桃源只在镜湖中 , 影落清波十里红 。
自别西川海棠后 , 初将烂醉答春风 。
——陆游《泛舟观桃花》10、魏帝宫人舞凤楼 , 隋家天子泛龙舟 。
君王夜醉春眠晏 , 不觉桃花逐水流 。
——顾况《桃花曲》11、问余何意栖碧山 , 笑而不答心自闲 。
桃花流水窅然去 , 别有天地非人间 。
——李白《山中问答》12、西塞山边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春江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杂歌谣辞 。
渔父歌》13、细雨桃花水 , 轻鸥逆浪飞 。
风头阻归棹 , 坐睡倚蓑衣 。
——韩偓《野钓》14、先贤盛说桃花源 , 尘忝何堪武陵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