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简报( 二 )

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柳永的《雨霖铃》等 。
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
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 。
赋,主要是汉赋 。
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
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 。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 。
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 。
“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 。
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
”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 。
《诗...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作业帮语文教学,文以载道,传统文化的渗透,也离不开对具体古诗文的品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需要春风细雨般的细腻浸润.在古诗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理解古诗文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入点. 古诗文之所以称作古诗文,是因为它的语言和现在的日常语言,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因为生活中接触较少,对此有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意思,理通文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完成了这一步以后,教师就要根据诗文的具体内容,找准契合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如在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时,在完成了对诗意的理解后,就要重点引导学生品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天祥能蔑视死亡,能坦然赴死,从而引出文天祥对祖国的热爱,既而让学生联系所学,列举出自己所知的为了祖国,甘愿牺牲自己的历史人物,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望采纳.
怎样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些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诗词中,可以从介绍文化背景入手.如《生查子 元夕》《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另外,可以让学生搜一些关于相关传统文化的习俗在课堂交流.或者让学生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或者在特定时节写的诗词.在上海中考的新题型综合运用中,也会涉及到相关文化常识的考查,平时在学习时多注意,也是有帮助的.
如何进行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1.强化吟诵,注重感悟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这里就想表达吟诵的重要性 。
叶圣陶先生也说到:诗要反复的吟诵 。
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诵,我们才能与作者进行精神的交流,感受到诗人想表达的意境 。
激昂慷慨地读、低回婉转的吟,让整个课堂都想起诗词构成的交响曲,学生与教师都沉醉在古诗词的意境美中 。
2.走进诗人,加深理解 。
诗人作为古诗词的主人翁,学生如果想真正理解创作诗词的背景,就要加深对诗人社会背景的理解,真正了解诗人生活年代的社会 。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某一首古诗词,并通过课前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真正理解诗人的生活,了解诗人的情感 。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写这首诗时他面临的是国破家亡的战争,他对国家的悲痛,他的失望体现在诗句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简短的两句话把年长的老者对没有国家归宿的绝望表达的淋漓尽致 。
而学生只有理解诗人的生活,用各种方法手段搜集诗人的生活经历,了解诗人当时想表达的情绪,争取和诗人有情感的共鸣 。
3.开展活动,联系生活 。
农村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诗词中的“视频信息”和“音频材料“等进行结合,从而把冗长无味的古诗词课变得生动和活泼,学生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下,陶冶情操和拓展知识面 。
老师也可以通过开设诗词专题讲座 。
由学生和教师当做讲座的嘉宾,围绕某一诗词的主题展开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