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花树怎么养 花卉富贵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九 )


四:花期控制:
盆栽牡丹可通过冬季催花处理而春节开花,方法是春节前60天选健壮鳞芽饱满的牡丹品种(如赵粉、洛阳红、盛丹炉、、葛金紫、珠砂垒、大子胡红、墨魁、乌龙捧盛等)带土起出,尽量少伤根、在阴凉处晾12-3天后上盆,并进行整形修剪,每株留10个顶芽饱满的枝条 , 留顶芽,其余芽抹掉 。上盆时 , 盆大小应和植株相配,达到满意株型 。浇透水后,正常管理 。春节前50-60天将其移入10℃左右温室内每天喷2-3次水 , 盆士保持湿润 。当鳞芽膨大后,逐渐加温至25-30℃,夜温不低于15℃,如此春节可见花 。
富贵花的植物文化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 , 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 。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 , 可洞察中华民族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 , 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 。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
诗画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 。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 , 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 , 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 , 涉足园艺学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 ,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 。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 , 宋代有十几部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由于牡丹花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因此是当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如余致贞、吴玉阳等 。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