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养殖用什么土 鸭脚木土壤怎么配( 二 )


鸭脚木
一、鸭脚木的养殖方法
土壤:土质使用泥炭土 , 腐叶土加一点基肥或者沙土都可以栽培 。保证土质的透气性及排水性良好 。
温度:鸭脚木一般的生长温度是15-25摄氏度 。低于5摄氏度就会掉叶子,平时要注意通风 。
光照:鸭脚木属于半阴植物,每天有四个小时的直射阳光就可以了,不能暴晒 。
浇水:春夏秋三个季节大概3-4天浇一次水,不过不能浇太多水哦,如果积水了会导致根部腐烂 , 但是又要保持土壤湿润 。
冬季浇水减少,水温最好和土壤相近 。
施肥:鸭脚木主要施氮磷钾混合的肥料,如果是花叶品种,若氮肥多,光照弱,会使叶片上的斑块不明显 。
修剪:鸭脚木一般不需要修剪,如果叶子掉落,是下面的枝条比较光,可以将上部剪掉,这样促进萌发新的枝条 。剪掉的也可以重新扡插 。
鸭脚木
二、鸭脚木的生活习性
鸭脚木在明亮通风的家里可以长时间养殖,用于平日的观赏 。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不低于5℃,植物可以继续生长 。
鸭脚木的适应能力较强 , 不仅能在空气湿度高,土壤和水分多充足的情况下生长 , 在干燥的环境下也可以生长 。养殖时老年植物再室内栽培可适当修剪庞大的部分,或把根部切去一部分,重新栽培 。
鸭脚木
三、鸭脚木养殖的注意事项
鸭脚木喜半阴,在明亮且通风良好的家内可较长时间观赏 。如室内每天4小时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长良好 。有黄、白斑纹的品种如光照太弱或偏施氮肥都会使其斑纹模糊,从而失去了原有特征 。
生长适温15~25℃,冬季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否则会造成叶片脱落 。新叶将在翌年春天出现 。在空气湿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 , 但对北方干燥气候有较强适应力 。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则会引起叶片大量脱落 。冬季低温条件下应适当控水 。生长季节每1~2周施1次液肥 。
鸭脚木
每年春季换一次盆,如使用塑胶容器则要注意排水 。盆土用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制 。亦可用细沙土盆栽 。修剪不需要大的修剪,如果下面的叶子掉光了,变成光杆子 , 就从上面一半的位置进行短截促其萌发新枝,剪下的枝条也可以扡插 , 生根后会变成新的植株,如果不想让鸭脚木长的太高,可等长到30厘米进行一次摘心,即抹头,把顶上的芽抹掉,过段时间会长出侧枝 。
关于鸭脚木土壤怎么配和鸭脚木养殖用什么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