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用途 萱草哪里可以入药( 五 )


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 , 不见萱草花 。”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
萱草又叫做宜男草 。民间有一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 , 故名宜男 。唐玄宗时,兴庆宫中栽种了多种萱草,有人作诗讥讽说:“清萱到处碧鬖鬖,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
萱草既可入药,又可作菜肴 。北方人唤作黄花菜,广东人叫做金针;《本草纲目》载曰:“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 。”黄花菜始见载于《诗经》,《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 。
《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 , 故名宜男 。古代时候以其嫩芽叶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咏萱草者,大都属意忘忧、宜男的含义 。
宋明以后,中国海员出航必携金针、木耳以代蔬菜;黄花菜还是出口商品,大量销往印度等国,印巴人民常用其养生 。忘忧草
《群芳谱》、《野菜笺》、《遵生八笺》等载有加工、食用方法,并谓萱花“干而货之 , 名为黄花菜” 。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因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 , 全身浮肿 , 可谓贫困交加,饥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 。曾遇一黄姓好心老妇煮些萱草送给他吃,一段时间后 , 陈胜的全身浮肿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体也强壮起来 。后来他与吴广组织农民起义,成为历史上首开先河的农民领袖 。陈为感谢黄妇女之恩而 , 请她常住在家里 , 并把萱草称为忘忧草 。
当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建都称王时 , 士兵们在兵荒马乱中,把生机盎然的黄花菜践踏成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栽培,结果这些黄花菜死而复活 。棵棵长的亭亭玉立,开满迷人的鲜花 。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便将黄花菜起名金针菜 。
清朝年间,永州地方官员(当时祁东县与祁阳县未分设,属永州府管辖)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 。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用餐时一见到餐桌的黄花菜便手舞足蹈,兴奋不能自已 。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