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祈福上香的诗词( 三 )


东官厅、宰牲亭、祭器库过去是三间房,现在成了一个大厅 。
西官厅、神厨、乐器库过去也是三间房,现在通成一个大厅 。
这些地方就不必拜了 。
完了原路返回就是,没有其他规矩的 。
整个祭拜过程中,心中要保持清净,不要有任何邪念 。
...
表示祈福的诗句 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
1、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 。
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
2、荐嘉玉、躬祀神祗 。
祈福为黔黎 。
3、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 。
4、有道有谟,在圣政纪书 。
一体列秩,同力翼戴 。
祈福去邪 。
5、弓旌夜动神依户,萧鼓春祈福满门 。
万世游人应指点,血殷篙眼古时痕 。
6、宿坟古剑龙腥匣,坏壁灵旗兽缠扛 。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钱祈福暗尘窗 。
7、坛场岁为民祈福,蒿艾时因鬼乞灵 。
他日重来寻石髓 。
绛云深坐读黄庭 。
8、燔牛以祈福,鬼神尚弗享 。
安可以人命,缄封寿侯王 。
9、金甲朱衣画壁昏,军声不到暂开门 。
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 。
10、先时二日车驾幸,为民祈福输清衷 。
大臣骄蹇不从祀,岳灵不歆为不恭 。
描写孔庙的诗词1、祈福在方伯——唐赵居贞 《云门山投龙诗》2、祈福为黔黎——宋无名氏 《六州》3、为人祈福处——唐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4、祈福去邪——唐来鹄 《圣政纪颂》5、萧鼓春祈福满门——清曾国藩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6、楮钱祈福暗尘窗——宋蔡襄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7、坛场岁为民祈福——宋蔡肇 《张公洞》8、燔牛以祈福——宋陈宓 《送真右史守泉》9、市人祈福心苗异——宋董嗣杲 《北高峰》10、数家祈福来浇奠——宋方回 《野庙》11、为民祈福输清衷——宋梅尧臣 《十六日会灵火》12、祈福为熇——宋梅挚 《昭潭十爱》13、圣朝每为民祈福——宋王学可 《洞霄宫》14、山农祈福更迎年——宋杨万里 《观社》15、六宗祈福盛虞禋——宋杨亿 《奉和御制南郊七言六韵诗》
春节去寺院祈福,如何上香才能有求必应 净空法师---学佛不是祈祷、烧头柱香,那是迷信;上头柱香,起心动念不善,没用处!求财富、智慧、长寿,佛有正确的方法 。
净空法师---“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你要懂得求的方法,要懂得求的道理,如理如法地求,没有不感应的 。
1 现在人把名利看得很重,尤其是利 。
说到利,当然头一个就是财富 。
这佛在经教里头说得太多太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财富得财富,求儿女得儿女,求什么得什么,没有求不到的,章嘉大师教我的 。
2 但是你要懂得求的方法,要懂得求的道理,如理如法地求,没有不感应的 。
你天天在求,没有感应,那是什么?你求得不如理不如法 。
你所求得的,是不是佛菩萨给你的?不是的,你要说佛菩萨给你,那是迷信 。
谁给你的?心现识变 。
参透这个道理,才知道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
3 求到哪里求?从心地上求,有求必应!佛举出很明显的例子来告诉我们,你求财,财从哪里来?财从财布施得来的,所以六度里头第一个是“布施” 。
菩萨修学的纲领六条,第一个是布施 。
布施是舍,舍财得财富;舍法,就是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舍无畏者,得健康长寿 。
你看看这三样东西,我们都要! 4 要有聪明智慧,要有健康长寿,财不必多,够用就好了,知足常乐!佛讲你修这三种布施,这是因,必定得三种果报 。
一般人听了,不相信!“我好不容易赚到,你叫我布施掉,那我怎么肯?”好不容易赚到的,那是你过去生中财施的果报 。
因果的理事参透了,你就一点都不怀疑了 。
所以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怎么求都求不到 。
5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是命里没有的,没有的也能求到,这个道理是种因 。
我现在财布施,我没有钱,我用什么布施?内财布施,做义工是内财布施 。
别人在忙的时候,我们自动去帮忙,帮助他,不接受他的报酬,这就是布施 。
外财布施,我虽然没有钱,一块、两块还有 。
行,一块、两块也可以布施,功德都不可思议! 6 你布施的心诚,你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了,比富有人布施果报还要大!富有的人他钱太多了,他有一亿的财富,布施个二万、三万算什么?你说那是他百分之几?穷人一天只赚这几块钱,统统布施掉了,他的布施百分之百,果报百分之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