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度过元宵节,古人怎么过元宵节 古人的元宵节怎么过( 三 )


唐朝
到了唐朝 , 因为国力空前强盛 , “元宵节”的庆祝更是灿烂,从繁华的城市以至偏僻的乡镇,处处都张灯结,火树银花,大大小小的花灯、灯笼美不胜收 。唐朝苏味道的诗作《正月十五夜》这样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唐朝的“元宵”夜除了万千彩灯互相辉映之外,百姓还流行吃“面蚕” 。面蚕”就是用绿豆粉制成面团,做成像蚕茧一样圆圆的白色粉团,然后下汤煮熟,下糖就是甜食,下盐加上肉食等配料就是咸食,即后来所称的“元宵”或者“汤圆” 。
宋朝
宋代承袭了前人过“元宵节”的习俗而继续发展下去 。农历年初一至“元宵节”当天 , 家家户户都可以互相走访拜年,平日不准外出的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亦可以较自由的外出走动,特别是“元宵节”当晚,除了当天晚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之外,还因为当晚出外走走可以驱走病气、霉气、晦气,因此,父母亲都愿意让他们的女儿出外走走 。到了北宋,“元宵节”已经发展成为未婚的年轻男女相识、相交的日子 。所以宋朝的元宵佳节也是情人节 。
另一方面,宋人改良了唐人所吃的“面蚕”,他们采用豆沙、芝麻、枣泥、花生、杏仁等甜的馅料放在“面蚕”里 , 然后下糖成为甜食的糖水,他们称为“圆子” 。
除此之外,在“元宵节”猜灯谜亦是在南宋开始蔚为成风 。猜“隐语”在春秋时代就有,到魏晋时期才称为猜“谜语” 。到了南宋 , 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开始了在“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 。
明朝
明代再将“元宵节”的习俗继往开来 。明朝把宋代的“圆子”改良后叫作“元宵” 。明朝末年 , 百姓在“元宵节”兴起了“走桥”,“走桥”就是走过一道道的桥梁,或者是在桥梁上来回走动,“走桥”又称为“走太平桥”,寓意走过“太平桥”就会驱走百?。荒晁尘? ,在这一年,不单只是男子,平日不准外出的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亦可以“奉旨”外出走动,务求驱走病气、霉气、晦气 。
【古代人如何度过元宵节,古人怎么过元宵节 古人的元宵节怎么过】清朝
到了清朝 , 庆祝“元宵节”的习俗已经定型 , 还是以“赏灯”和“猜灯谜”为主要活动 。只是在南方以秦淮河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又增加了水上放灯、舞龙、舞狮等助兴活动 。
古人会点灯笼和挂灯,然后拜祭神明 。处处都会张灯结 , 然后火树银花,有着大大小小的花灯和灯笼,还会吃面蚕,就是用绿豆粉制成面团 。这一天街道上都会是歌舞升平的景象,也会猜灯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