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很重要的诗词

开始很重要的诗词

谁知道诗词的“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前人讨论词的起源问题 , 大约从三个角度入手:诗与词的关系、词的长短句样式之渊源、音乐与词的关系 。
从时间上往前追溯 , 前人则分别认为词起源于远古诗歌、《诗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近体诗等等 。
以下根据诸说上溯年代的远近 , 分别一一介绍 。
1、起源于远古说 清人汪森等根据词的句式长短参差错落的文体特征 , 追溯词的起源 。
他们发现 , 自从有了诗歌也就有了长短不一的句式 , 那么 , 词的源头自然可以推溯到上古 。
汪森的《词综序》说: 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 , 《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 。
周之《颂》三十一篇 , 长短句居十八;汉《郊祀歌》十九篇 , 长短句居其五;至《短箫铙歌》十八篇 , 篇篇长短句 , 谓非词之源乎? 迄于六代 , 《江南》、《采莲》诸曲 , 去倚声不远 , 其不即变为词者 , 四声犹未谐畅也 。
自古诗变为近体 , 而五七言绝句传于伶官乐部 , 长短句无所依 , 则不得不更为词 。
当开元盛日 , 王之涣、高适、王昌龄诗句流播旗亭 , 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 。
古诗之于乐府 , 近体之于词 , 分镳并骋 , 非有先后 。
编辑《词综》且时与汪森讨论的朱彝尊 , 词学观点与汪森完全一致 。
他在《水村琴趣序》中说: 《南风》之诗 , 《五子之歌》 , 此长短句之所由昉也 。
汉《铙歌》、《郊祀》之章 , 其体尚质 。
迨晋、宋、齐、梁《江南》、《采菱》诸调 , 去填词一间耳 。
诗不即变为词 , 殆时未至焉 。
既而萌于唐 , 流演于十国 , 盛于宋 。
相传虞舜作五弦琴 , 歌《南风》 。
《五子之歌》则出自《尚书·夏书》 , 后人相传其为夏时的歌曲 。
朱、汪二人从远古的《南风》、《五子》等诗歌开始 , 又延及《诗经》及以后其他诗歌中的长短句 , 认为词中长短句的源流既广且长 。
朱、汪二人纯粹从句式的长短出发 , 推溯词的源头 , 忽略了词的音乐特征 , 引来其他词论家的批评 。
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一引王述庵《词综序》说: 汪氏晋贤 , 序竹垞太史《词综》 , 谓长短句本于三百篇 , 并汉之乐府 。
其见卓矣 , 而犹未尽也 。
盖词实继古诗而作 , 而本于乐 。
乐本乎音 , 有清浊、高下、轻重、抑扬之别 , 乃为五音十二律以著之 。
非句有长短 , 无以宣其气而达其音 。
故孔颖达《诗正义》谓风、雅、颂有一二字为句 , 及至八九字为句者 , 所以和人声而无不均也 。
三百篇后 , 楚辞亦以长短为声 。
至汉郊祀歌、铙吹曲、房中歌 , 莫不皆然 。
苏、李画以五言 , 而唐时优伶所歌 , 则七言绝句 , 其余皆不入乐府 。
李太白、张志和以词续乐府 , 不知者谓诗之变 , 而其实诗之正也 。
由唐而宋 , 多取词入于乐府 , 不知者谓乐之变 , 而其实所以合乐也 。
王氏之意 , 认为讨论词的起源之着重点在合乐而不在句式长短 , 这无疑是正确的 。
明人俞彦有同样的观点 , 他认为“古人凡歌 , 必比之钟鼓管弦 , 诗词皆所以歌 , 故曰乐府 。
……故盈天地间 , 无非声 , 无非音 , 则无非乐 。
”从诗与词皆可以配乐演唱的特征出发 , 俞彦也认为词起源于上古 , 他说:“词于不朽之业最为小乘 , 然溯其源流 , 咸自鸿蒙上古而来 。
如亿兆黔首 , 固皆神圣裔矣 。
”(皆见《爰园词话》) 2、起源于《诗经》、《楚辞》说 诗三百经孔子删整 , 被后人奉为经典;楚辞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达、比兴手法的完整运用 , 影响后代诗歌创作 , 形成创作传统 。
《诗经》与《楚辞》因此也时常被认作古代诗歌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