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盂三事诗词

一盂三事诗词

古代诗词中掺挝一词有何典故? 据宋代吴曾《能改斋 漫录》卷九《白矾楼》、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卷二《酒楼》载:“樊楼为宋代京师著名酒楼 。
原为买卖白矾之 所 , 因名白矾楼 , 又称矾楼 。
又谓楼主姓樊 , 故称樊楼 。
后改名丰乐楼 。
旧诗文常以樊楼泛指酒楼 。
宋?刘子晕《汴京纪事十七》:“忆得少年 多乐事 , 夜深灯火上樊楼 。

谷永言事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据《汉书?谷永传》记载 , 汉成帝常近幸宠爱小臣 ,  皇太后等后宫为此忧虑 , 又不便进 言 , 故推谷永借谈灾异而进谏 。
谷永知有内应 , 便无所顾忌地直言 , 且专 攻上身与后宫 。
后触怒汉成帝刘骛 , 几乎下狱 , 后因用作直言谏上的典 故 。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 夏日平阴亭》:“谷永独言事 , 匡衡多引经 。
”唐?韩栩《别汜水县慰》:“谷 永直言身不顾 , 郤诜高第转名香 。

求一首诗词背这么长时间诗词了 , 没有见过这样的 , 不过有两人既是皇帝又是词人 , 李煜和赵佶 , 赵佶的不是很熟 , 只知道书上的一个 。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 轻叠数重 , 淡著胭脂匀注 。
新样靓妆 , 艳溢香融 , 羞杀蕊珠宫女 。
易得凋零 , 更多少无情风雨 。
愁苦!问院落凄凉 , 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 , 这双燕何曾 , 会人言语 。
天遥地远 , 万水千山 , 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 , 除梦里有时曾去 。
无据 , 和梦也新来不做 。
李煜的我背的就多了 , 李煜好像就是唐朝的 。
你说不常见的有这些 , 你自己找找【一斛珠】李煜晚妆初过 ,  沉檀轻注些儿个 。
向人微露丁香颗 , 一曲清歌 , 暂引樱桃破 。
罗袖裛残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
绣床斜凭娇无那 , 烂嚼红茸 , 笑向檀郎唾 。
【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 , 触目柔肠断 。
砌下落梅如雪乱 , 拂了一身还满 。
雁来音信无凭 , 路遥归梦难成 。
离恨恰如春草 , 更行更远还生 。
【浣溪沙】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 , 金炉次第添香兽 , 红锦地衣随步皱 。
佳人舞点金钗溜 , 酒恶时拈花蕊嗅 , 别殿遥闻箫鼓奏 。
转烛飘蓬一梦归 ,  欲寻陈迹怅人非 ,  天教心愿与身违 。
待月池台空逝水 ,  荫花楼阁谩斜晖 ,  登临不惜更沾衣 。
【菩萨蛮】李煜花明月黯笼轻雾 , 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 , 手提金缕鞋 。
画堂南畔见 , 一向偎人颤 。
奴为出来难 , 教君恣意怜 。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 , 蝶翻轻粉双飞 。
子规啼月小楼西 ,  玉钩罗幕 , 惆怅暮烟垂 。
别巷寂寥人散后 , 望残烟草低迷 。
炉香闲袅凤凰儿 。
空持罗带 , 回首恨依依 。
【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 , 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 , 玉树琼枝作烟萝 。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 沈腰潘鬓消磨 。
最是仓皇辞庙日 , 教坊犹奏别离歌 。
垂泪对宫娥 。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 , 觉来双泪垂 。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
往事已成空 , 还如一梦中 。
【望江南】 闲梦远 , 南国正芳春 。
船上管弦江面渌 , 满城飞絮滚轻尘 ,  忙杀看花人!【又】 闲梦远 , 南国正清秋 。
千里江山寒色远 , 芦花深处泊孤舟 。
笛在月明楼 。
【望江南】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又】 多少泪 , 断脸复横颐 。
心事莫将和泪说 , 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 , 披衣出户行 。
月寒秋竹冷 , 风切夜窗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