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古诗词( 二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三.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
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全部古诗及古诗文语文第一册: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语文第二册: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语文第三册: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
语文第四册: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绿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鹰恰恰啼 。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蓠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峰 。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风雨夜归人 。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语文第六册: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小儿垂钓 唐 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 小溪泛尽却山行 。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