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的功效与作用,蚕屎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五 )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产量最多 。
1、《本草纲目》: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皮肤顽痹,腹内宿冷,脚软,皮肤顽痹(藏器) 。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 。
2、《本草拾遗》:炒黄 , 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疯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 , 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
3、《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 , 亦宜用之 。
蚕沙,中药名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幼虫的干燥粪便 。育蚕地区皆产,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产量最多 。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及桑叶碎屑 , 生用 。
味辛、甘 , 性温 。
归胃、脾、肝经 。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 。
用于主风湿痹痛 , 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 , 闭经,崩漏 。
1、头风白屑作痒:蚕砂烧灰淋汁,洗之 。(《圣惠方》)
2、眯目不出:蚕砂拣净,空心以新汲水吞下十枚 。勿嚼破 。(《圣惠方》)
3、妇人血崩:蚕砂为末,酒服三、五钱 。(《儒门事亲》)
干燥的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 。表面灰黑色 , 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 。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 。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 。微有青草气 。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
还是一种其它的什么东西很多人不知道,蚕沙其实就是蚕屎,这样说大家都知道了,蚕沙可分为早蚕沙和晚蚕沙,早蚕沙是春天的蚕沙,晚蚕沙是秋天的蚕沙 。入药晚蚕沙效果好一点 , 蚕沙一般的都是收集的二眠、三眠的蚕屎 。
蚕沙,是蚕加工制造出来的成品 。是人民把桑叶喂给蚕吃了后,从蚕肠胃排泄的杂质,从肛门出来时 , 肛门的收缩开闭能使排泄杂物长条,变一粒一粒的棵粒如粗沙石大小 , 简称为蚕沙 。
蚕沙是蚕宝宝的粑粑 。蚕沙的功效是祛风湿,和胃化湿,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