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笼草怎么养 小猪笼草怎么扦插( 三 )


问题七:猪笼草怎么养 揭秘猪笼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猪笼草,为猪笼草属植物的总称 。是一种能够捕食昆虫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以野生为主,人工栽培较少 。猪笼草栽培品种主要用于园艺展览 。
猪笼草为地生植物,是攀援状的亚灌木 。需生长多年后才会开花,雌雄异株 。必须在两株不同性别的植株间,才能授粉结籽,种子很小且细长 。猪笼草在自然生长中是靠风传播种子繁殖的,且其种子无营养丰富的肉质,存活时间较短,1~2个月后其发芽率会大幅度降低,一般很少储存猪笼草的种子 。
猪笼草大多生长在印度洋群岛、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潮湿的热带森林里 。大多数猪笼草都为当地的特有物种 。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有野生种约170种 。以海拔1200m为标准,分低地猪笼草和高地猪笼草 。低地的地区气候常年炎热潮湿,而高地地区的气候全年则为白天温暖,晚上凉爽 , 生长需要一个温差较大的环境 。如蓝姆猪笼草是原生地海拔最高的猪笼草,其生长地区海拔超过3520m 。
猪笼草怎么繁殖与养护?
猪笼草简称“猪”,种类繁多 , 大部分是荷兰进口,关键是笼子齐全新鲜 , 颜色鲜艳,样子漂亮 , 笼子褪色、脱落的不要买 。
原产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湿润、半阴、遮风的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生长适温25~30℃,低于15℃停止生长,10℃以下受冻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才能旺盛 。
猪笼草对光照的需求较特殊,喜光又怕强光,光照不足生长弱小 。
常见品种有:士巴猪笼草、小叶猪笼草、马达加斯加猪笼草及大猪笼草等 。
(1)繁殖方法:猪笼草可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 。
扦插宜在春末夏初进行,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上选取粗壮枝条,剪取2~3节茎段作插穗 , 将叶片剪半 , 基部剪成45度斜面,用水苔将插穗基部包扎,装进有水苔和盆底垫有小卵石的扦插盆内,用塑料大口袋连盆和接穗包起来,保持100%空气湿度和30℃的温度,或将基部切口浸入10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中,插入粗砂上,保持充足光照和高温高湿的环境,3~4周即可生根,直至新芽长到2.5~4厘米,1~2片叶时便可上盆栽植 。
压条选成熟、粗壮的枝条,先在枝条基部作一环状剥皮 , 涂上生根粉,用湿水苔包裹,再用塑料薄膜包扎,并扎住上下开口,待2~4月新根长出后,即可剪下,除去外包裹的薄膜后即可上盆栽植 。
生产上都用播种繁殖 , 经人工授粉后获得种子 , 种子采后即播 。播种宜用育苗穴盘并放在温室内培养,基质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配制成培养土,每穴播1~2粒种子,播后覆细土 , 使种子呈半隐半露状态,喷水湿透 , 置于27~30℃,85%~90%遮光的环境中培养,85%~90%遮光率遮阳网遮阴,保温保湿 , 6~7周后即可发芽 。小苗不耐移栽 , 也不间苗 。待小苗长大显得拥挤时再上盆 。幼苗一般栽培3~4年才能产生叶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