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00后思想成熟,为何现在的00后普遍有着超出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成熟?( 四 )


虽然毛泽东是集政治家 , 军事家,战略家 , 思想家,哲学家 , 诗人,学者,预言家 , 书法家于一身,但能让一个在美国位高权重的学霸级博士,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
多读书 , 读好书不仅滋养浩然之气,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自己的阶层限制和思维禁锢,打开自己的视野和心胸 。
一本好书往往是一位智者的亲身经历和社会阅历,以及自己智慧的结晶 , 经历过人生的生死离别和大起大落的感悟,有时候看起来很沧桑,但却思想深刻,发人深省 。正如清末名臣左宗棠的对联写的那样:“身无半亩田,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大都经历过学习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重境界 。而历史上无数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学问家,经天纬地的卓越领导者在学习方面都有共同的内在逻辑 。
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 。“穷则变 , 变则通” , 一切的成长都要经历过这个阶段 , 早期的学习应该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反复精读大量图书;在浩瀚的书海中积极汲取养分和智慧的结晶 。
步入第二阶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 。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即是可以为追求理想信念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 。这一阶段更多的是结交良师益友,远离狐朋狗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为效能和对理论的反复验证;
学习进入第三从境界,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辛万苦 ,必有所成,终于豁然开朗,求得“真理”与“正道”,思想已经无限接近于真理,深刻而又高深莫测;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已经完全印刻在脑海中,各种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可以信手拈来,文思如泉涌;无论是分散演绎,还是归纳总结;如龙游大海,鹰击长空 。当你阅读几千本书甚至几万本书的时候,仿佛历史老人就是你,你就是历史老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细微之发捎,宏大至天地的感觉油然而生,生命体逐步能获得一种来自大自然和大宇宙的力量 。
一个人读再多的书,如果没有良好的转化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经济效益;那就是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别人的世界,而不是自己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