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叫元宵节,元宵节为什么叫元宵节( 六 )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

元宵节为什么叫元宵节,元宵节为什么叫元宵节

文章插图
5、为什么有元宵节?元宵节是什么?为什么叫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汉明帝永平年间 ,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 。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 。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 , 到元宵节 , 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 。初一给家长拜年 , 初二回娘家拜年 。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 。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 。
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 。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 。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 。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