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老用什么意思

古诗词老用什么意思

古诗词句在今天有什么妙用?看了下面的文章 你就会明白了 享受阅读 温暖人生 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感觉到阅读对于现在孩子的重要性 。
我对阅读的认识而且是与日递增 。
每当与其他家长在谈及我的观点的时候我都觉得我热血沸腾的 。
也许很少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我渴望用我对阅读的认识来更新我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而且我会在仔细斟酌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后把我所想所思贯穿在我的教学管理中去 。
关于阅读我面对的第一次思考是我在美国学习的那段日子 。
住在SUSAN家的时候我看到周末他们夫妻两个带着儿女去图书馆借书,一家四口每人在去之前都有自己的计划 。
借回来不仅有书,还有音像 。
回来之后仍然有自己的读书计划,父母,尤其是工作的父亲,在吃晚饭的时候不忘要盘问孩子们的读书进展以及感受 。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十岁的男孩在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
父亲在询问孩子读书感受的同时也回忆着自己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想法种种 。
家中吃饭的时候充满了笑声,是阅读带给不同年代人不同的幸福和享受 。
美国的图书馆是非常先进的,虽然我学习的是座小城,可是那座大学的图书馆已经比我们省图书馆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硬件设施都要发达数倍 。
计算机就有数百台,可以做网上查询和阅读 。
真正的藏书更是被系统管理 。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珍贵的音像资料 。
如果有学生证,一切都是免费的 。
我没有借阅任何东西,除去时间太短看不完的原因之外我更多的是怕我会嫉妒,会心痛——为什么一样是知识分子,我们面临的确实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呢? 自从做了教导主任主抓教学以来,我关于教育理念的思考在逐年加深 。
我很欣慰我是个对待教育很认真的人,我庆幸自己还没有被年龄被现实被虚伪和浮华把我喜欢学习的进取心腐蚀了 。
我比从前更有时间和机会学习和思考了 。
我用很多的时间来听课,在每次学校大型考试结束后我都会对试卷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对老师的成绩进行综合横纵的衡量 。
在每次的衡量和分析过程中,我思考的更多了 。
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随着教材的年年更新,在开始的时候遭到很多老师的抱怨 。
尤其是中考考纲的逐年变化,更是让很多都已经习惯了数十年教一本教材的老教师们困惑了——为什么我们把教材上的文章都教完了,考试试题中却没有一点书本上的知识点?这样的考试试题让我们到底怎么上课?随着新教材的层层深入,新的教育观念的推广,我们的老师也开始慢慢习惯了,也在抱怨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想着各种办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了 。
最明显的调整有两个,一个是对文言文重视,加大古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另一个就是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而科学的阅读习惯 。
文言文在中考试题中的比例在近五年内每年递增的速度实在是快,而且题型变的也越来越活,不再是最初的默写和翻译了 。
其实单单从现在的幼儿园要求几岁的孩子在不认识几个字的情况下背诵《三字经》我们就应该感觉到,我们正在悄悄地萌发起了对中国古文化重视的觉醒 。
这是良好的开始,我很欣慰我的孩子赶上这样好的教育制度教育气候 。
我比较重视孩子对古诗的背诵,现在我儿子已经在他七周岁的时候能流利地背诵81首古诗词了 。
其中有很多我干脆没听说过,多数听说过却背不完整 。
随着他的进步我也在进步,我QQ里的名字就是叫“轻罗小扇”,是我偶尔听见儿子背诵杜牧的《秋夕》时候我随手起的网名 。
当听他用稚嫩的声音背诵着“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我是骄傲的,欣慰的 。
有很多人会疑问: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诵这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他可能真正理解其中含义吗?每每听到这样的问题时我都会反问对方:试问,我们小的时候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我们曾经背过的经典名句呢?有多少是我们在长大以后才逐渐了解原来古人的真正用意呢?当我们年少的时候怎么能体会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可笑,而当我们真正到了“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年纪了,方才能用羡慕而无奈地感叹回忆我们曾经“强说愁”的浪漫 。
如果我们没有年少时强制性的背诵,到老的时候想用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来感叹呢?所以我总是把背诵这些古诗词比喻做学习游泳一样,小的时候学会了,等到长大不一定什么时候用到了都会拣得起来运用自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