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经典诗词排行( 三 )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 , 都是记游赏之作 , 都写了酒醉、花美 , 清新别致 。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 境界优美怡人 , 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 , 自然和谐 , 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 地点在“溪亭” , 时间是“日暮” , 作者饮宴以后 ,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 看起来 , 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
果然 , 接写的“兴尽”两句 , 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 , 兴尽方才回舟 , 那末 , 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 , 不想回舟 。
而“误入”一句 , 行文流畅自然 , 毫无斧凿痕迹 , 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 , 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 , 这样的美景 , 一下子跃然低上 , 呼之欲出 。
一连两个“争渡” ,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
正是由于“争渡” , 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 , 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
至此 , 词嘎然而止 , 言尽而意未尽 , 耐人寻味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 , 只选取了几个片断 , 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 , 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 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 , 沉醉不归 。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 这首诗不事雕琢 , 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
《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瑞脑消金兽 。
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厨 , 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消魂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 , 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
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 , 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 , 遂三夜未眼 , 作词数阕 , 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 , 这一天从早到晚 , 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 , 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
外面天气不佳 , 只好待在屋里 。
“瑞脑消金兽”一句 , 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 , 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 , 天气骤凉 , 睡到半夜 , 凉意透入帐中枕上 , 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 , 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
上片寥寥数句 , 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 。
她走出室外 , 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 , 黑夜更难挨;坐不住 , 睡不宁 , 真是难以将息 。
“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 。
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 。
这天亲友团聚 , 相携登高 , 佩茱萸 , 饮菊酒 。
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 , 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 , 显然有弦外之音 , 暗示当此佳节良辰 , 丈夫不在身边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 , 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 , 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
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 , 半夜凉初透” 。
丈夫不在家 , 玉枕孤眠 , 纱帐内独寝 , 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 , 不只是时令转凉 , 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 , 大概为了应景吧 , 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 , 直到傍晚 , 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 。
可是 , 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 , 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