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送别的古诗词( 五 )


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 。
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 。
决去如征鸟,离心空自劳 。
--------------------------------------------------------------------------------赠别江客 马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
别诗 汉无名氏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
描写送别的古诗名字 黄鹤楼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
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等等 。
“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①(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②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③ 。
(注:①少府:唐时县尉;蜀州:指今四川省崇川市 。
②辅:护持,夹辅 。
③无为:不要 。
)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 。
“蜀川”一作“蜀州”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
”这里化用其意 。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的雨.浥:湿润.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唐代文化人送别往往赋诗相赠 。
赠诗以贴近其人其事其情为佳 。
套用西方理论所讲的"这一个"来说,送别也必须写出"这一回" 。
元二其人,史籍难考,大抵只是王维的一般朋友,不见得很"哥们",不见得属"死党" 。
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但也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