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诗词( 三 )


友情、亲情的温暖与关怀,是苏东坡钟情于常州宜兴的源头 。
二、 风光无限好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他于熙宁六月岁末到熙宁七年五月奉命 赴常润一带赈灾,在常州一带滞留半年左右 。
完成赈灾任务后,他应好友蒋之奇、单锡等的邀请,在宜兴小住,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芙蓉山水、?画溪明、古洞奇穴、玉潭凝碧等名胜 。
苏东坡流连于群山苍翠、溪水明澈、藤花掩映、杏柳错综的美景之中,就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中 。
十分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依稀感到了阳羡(宜兴的别称)正是他将来躬耕退隐的归宿 。
苏东坡在常润赈灾时,曾写过五首怀念杭州太守陈襄的诗 。
其中第五首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还 。
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
熙宁七年五月苏东坡好友钱公辅在常州逝世,苏东坡前去吊丧,并作《哀词》,发出了“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的感慨 。
这说明了苏东坡后来选择常州作为他的归隐之地,并非偶然,他对常州这方土地是早有所钟情的 。
就在这年,苏东坡委托宜兴好友在宜兴买田,准备将来在此归隐 。
三、 求住常州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 。
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 免 。
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 。
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 。
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 。
犬马之忧,饥寒为急 。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
”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
”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 。
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 。
他游遍了常州城景 。
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
” 几天后,苏东坡携全家定居宜兴的田庄 。
置身于江南农家风光,苏东坡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

【江苏最美诗词】

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 。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 。
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
” 这时苏东坡完全过着理想的生活,没有政治,没有公文,没有吃不饱饭的后顾之忧 。
他完完全全地放松着自己,从从容容地享受着江南秀丽的风光 。
但命运总不让苏东坡有块宁静的土地 。
这时政局起了极大的变化,朝廷又起用苏东坡,并委以重任 。
喜忧参半的他只得告别了他刚刚建好的家园,启程赴任去了 。
四、 常州了缘 元佑八年,一直保护苏东坡的高太后去世了 。
灾祸接连降到 苏东坡身上 。
他连连被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 。
直到元符三年,苏东坡等元佑大臣被大赦 。
朝廷给了他一个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住 。
这样,苏东坡就面临...
古诗《忆江南》的意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
【作者】 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 。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
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 。
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
分单调、双调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