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辛弃疾的诗词( 三 )


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 。
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 。
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 。
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 。
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
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点校本《稼轩长短句》 。
辛弃疾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
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 。
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 。
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 。
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
有《稼轩长短句》 。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辛弃疾是“一世之豪 。
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 。
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 。
他还能用以民为本的思想看待北伐事业,他说:“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他还能用战略家的眼光,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抗敌救国的三原则:“一日无欲速,二日宜审先后,三日能任败 。
”(《九议》)辛弃疾虽没留下系统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 。
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鹧鸪天》)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
关于辛弃疾的三首词?这些是辛弃疾的词: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点秋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