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古诗词六言( 二 )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3春晓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4鹿柴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7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8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9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10池上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11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12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13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1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15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一、繁体字繁体字 , 亦称繁体中文 , 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 , 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 , 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 , 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 。
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 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
1、起源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 , 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 , 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 。
19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 , 即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 。
目前 , 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内地以及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使用 , 繁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
2、使用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规范汉字 , 同时也明确了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
使用繁体字的地区 , 主要是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地区标准为《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和《罕用字体表》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则以《常用字字形表》为准 。
3、繁简差异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除了汉字字形本身的差异外 , 还存在词汇的差异 。
例如简体中文中多用的“圆珠笔” , 在繁体中文中称“原子笔” , 简体中文里的“斯大林”在繁体中文里被称为“史达林” , 简体中文里的“朝鲜”(此处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亦称北朝鲜)在繁体中文里被称为“北韩” , 简体中文里的“悉尼”在繁体中文里被称为“雪梨”等 。
由于有这种差异 , “繁体用语”这种说法随之产生 。
不过其实这并非繁简中文本身的差异 , 而主要是由于使用两者的人群 , 尤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在20世纪中叶由于政治原因分隔后交流较少 , 造成了用词习惯的差异 。
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术语的不同而更加明显 。
而且 , 在同样使用繁体中文的台湾、香港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词习惯的不同 。
因此 , 有人指出正确的说法应为“台湾用语”、“香港用语”等 , 而非“繁体用语” 。
白居易六言律古诗词2.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3.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皆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suo)笠(li)翁独钓寒江雪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