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意涉江采芙蓉

诗词写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诗歌描写“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1.”采之欲遗谁”是本诗抒情的铺垫.诗中先说芙蓉采来送给谁,告诉读者是人的心中有一个她,之后的抒情都是向她抒发的.古人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将柳枝折下,送给即将远去的亲人朋友,让远去之人可以睹物思人,以解相思之苦.现代人在离家外出的时候,看见身边有朋友或亲属赠送的东西也会感到一片温馨,这与古人折柳相赠如出一辙.2.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陶渊明的隐逸风格,从正面看是超然脱俗,从负面看是避世之举.但是他的诗风却是给诗词界开创了一片新天地.3.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例如:妈(阴平) 麻(阳平) 马(上声) 骂 (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一个字概括...有点难,要是一句话么,就是第一句了.非要一个字的话,那就是愁了.词人通过环境描写和心态描写,像我们展示了自己难以表象出来的愁苦.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涉江采芙蓉》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做具体分析?谢谢各...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歌表达了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和思念. 《涉江采芙蓉》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 。
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 。
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
四、意象的改变和相应情感的变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中有“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
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中“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 。
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中“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
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
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 。
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五、艺术特点和表达手法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
全诗采用借景抒情的白描手法 。
仔细阅续诗歌《涉江采芙蓉》,将其改写成一篇短小的散文 。
转折和引导下文http://baike.baidu.com/view/432101.htm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 。
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 。
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 。
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