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古诗词( 八 )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 , 所有这些 , 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 , 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
到汉代 ,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 , 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 ,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 政治经济稳定 , 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 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
节日发展到唐代 , 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 转为娱乐礼仪型 , 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
从此 , 节日变得欢快喜庆 , 丰富多采 , 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 , 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 , 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 , 经久不衰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 , 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 , 这些诗文脍炙人口 , 被广为传颂 , 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 精彩浪漫 , 大俗中透着大雅 , 雅俗共赏 。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 一到过节 , 举国同庆 , 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 ,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 ,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 , 众多的民族节日 , 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
春节简介春节 , 是农历正月初一 , 又叫阴历年 , 俗称“过年” 。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按照我国农历 ,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 , 俗称年初一 , 到了民国时期 , 改用公历 , 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 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
春节到了 , 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 , 万象复苏草木更新 , 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 , 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 当新春到来之际 , 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
千百年来 , 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 , 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 也叫“扫尘日” , 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 , 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 , 节前十天左右 , 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 , 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 , 都要采买充足 , 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 , 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 , 准备过年时穿 。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 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 , 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 , 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 , 福字还可以倒贴 , 路人一念福倒了 , 也就是福气到了 ,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
在过去的传说中 , 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
年一来 。
树木凋蔽 , 百草不生;年一过 , 万物生长 , 鲜花遍地 。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 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 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 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
过年的前一夜 , 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 , 也叫除夕 , 又叫团圆夜 , 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 , 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 除夕晚上 , 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 , 欢聚酣饮 , 共享天伦之乐 , 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 ,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 , 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 合和交有相聚之意 , 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