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后花落的诗词( 五 )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
? 【赏析】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 。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 。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的诗作 。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
诗中将春夜喜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 。
难道不是吗?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 。
这首《春夜喜雨》,将雨描绘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还道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
诗题中的“喜”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欢喜之情 。
从欢喜到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会春.色满城 。
鉴赏一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 。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
多好的春雨! 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
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
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
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
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
它的确很“好” 。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 。
然而也有...
关于雨后山的古诗有哪些?关于雨后山的古诗有: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春晓》 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代:陆游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山居秋暝》 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描写“雨后乡村”的诗句有哪些?展开全部 雨村 唐代:韩偓 雁行斜拂雨村楼,帘下三重幕一钩 。
倚柱不知身半湿,黄昏独自未回头 。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唐代:齐己 东越常悬思,山门在永嘉 。
秋光浮楚水,帆影背长沙 。
城黑天台雨,村明海峤霞 。
时寻谢公迹,春草有瑶花 。
郊居答客 唐代:薛能 傍舍虫声满,残秋宿雨村 。
远劳才子骑,光顾野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