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酒令诗词( 五 )


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 , 围炉飨客 。
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 , 不醉不归" , 引用《诗经》句行雅令 。
不料话音刚落 , 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 , 说:"这样的风雪之夜 , 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 , 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 , 脱口出令:"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 。
申屠澄听后 , 惊叹万分 。
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 郑风· 风雨》里的诗句 , 隐去"既见君子 , 云胡不喜?"后两句 , 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 。
于是 , 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 , 喜结良缘 。
四书令 , 是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一种酒令 , 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 , 四书令大行其时 , 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 。
花枝令 , 是一种击鼓传花或彩球等物行令饮酒的方式 。
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诗曰:“就花枝 , 移酒海 , 令朝不醉明朝悔 。
且算欢娱逐来 , 任他容鬓随年改 。
”徐某《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 , 纷纷度画旗 。
不知红烛下 , 照见彩球飞 。
”可见唐人饮酒击鼓传花递球的场面何等热闹 。
《红楼梦》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写 。
筹令 , 是唐代一种筹令饮酒的方式 , 如“论语筹令”、“安雅堂酒令”等 。
后者有五十种酒令筹 , 上面各写不同的劝酒、酌酒、饮酒方式 , 并与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 , 既活跃酒席气氛 , 又使人掌握许多典故 。
“如孔雀开樽第一”;“孔融诚好事 , 其性更宽容” 。
座上客常满 , 杯中酒不空 。
得此不饮 , 但遍酌侍客 , 各饮一杯 。
至于“牙牌令” , 是唐代筹令的一种变异形式 , 它与安雅堂酒令相似 , 也盛行于明清 。
《红楼梦》四十四对牙牌令作了精彩细致的描写 。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 , 因此较流行 。
但通令掳拳奋臂 , 叫号喧争 , 有失风度 , 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 , 因此较流行 。
但通令掳拳奋臂 , 叫号喧争 , 有失风度 , 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
民间流行的"划拳" , 唐代人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 。
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 , 两人出手后 , 相加后必等于某数 , 出手的同时 , 每人报一个数字 , 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 , 则算赢家 , 输者就得喝酒 。
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 , 则不计胜负 , 重新再来一次 。
划拳中拆字、联诗较少 , 说吉庆语言较多 。
如"一定恭喜 , 二相好 , 三星高照 , 四喜、五金魁 , 六六顺 , 七七巧 , 八仙过海"、"快得利"、"满堂红"(或"金来到")等等 。
这些酒令词都有讨吉利的涵义 。
由于猜拳之戏形式简单 , 通俗易学 , 又带有很强的刺激性 , 因此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中国古代一些较为普通的民间家宴中 , 用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酒令方式 。
2、覆射猜拳类流水席这里又分两类 , 即覆射和猜拳 。
覆射令是由汉代的"藏钩"游戏发展而来 。
藏钩到了唐代分二途发展 , 一为博戏 , 一为酒令 。
其基本方法都是藏起某物 , 令对方猜射;或一人说出一字 , 以该字隐某物 , 令对方也以一字射此物 。
如第六十二回 , 探春以覆了一个"人"字和"窗"字 , 令宝钗射一物 。
宝钗知道探春用了"鸡窗"、"鸡人"的典故 , 故射"鸡" , 宝钗算射中了 。
这叫"双覆一射" 。
又如猜子令 , 即一人手握一枚爪子 , 左右手一实一空 , 令对方猜瓜子在哪只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