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 )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
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 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 , 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 。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 , 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
②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
③在同一导联中 , 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 , 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 , 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 , 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 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 , 继之窦房结受抑制 , 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 。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 。在器质性心脏病中 ,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 一般无症状 。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 ,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
4.原发病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