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街子古镇诗词( 四 )


明太祖朱元璋叔父和孙子建文帝均在此出家避难,明代朝廷赠送古寺的《洪武南藏》是明代刻造的三个官版中,中国佛门经典上保留下来的唯一印本,重11吨、体积达1.505立方丈,堪称中华佛门之经典 。
古寺因曾拥有此旷世珍宝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誉 。
唐求故里街子人唐代的“一瓢诗人”唐求,其诗名虽然不像同朝代的大小李杜那么响当当,但《全唐诗》和《唐才子传》里都能找到他的踪迹,也算是为小镇增加了不少的文化分量 。
宋代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也是街子人,如今镇上尚有二人的故居遗址 。
蜀歌蜀嫁以街子古镇的山水、民居为背景,将蜀歌、蜀嫁、蜀锦蜀绣、道明竹编、打菜头、挑秧栽秧、采茶、采桑养蚕、洗蚕簸等乡土劳作和蜀味一系列独具四川民俗风情的特色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演出之中 。
展开全部...
街子古镇的历史沿革万历四十二年,古镇只剩下河街子一条街,便被叫做“街子场”,后来在清代和民国的又几经兴废 。
街子以诸朝代从风雨飘摇中的青石板路、古老民居和久居住在这里的街子人而出名 。
街子建置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 。
五代后蜀设永康县,是县治所在地 。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反复兴衰,兴时曾为县治掌一方水土,衰时仅余一条小街 。
到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即公元1615年,仅存沿河的一条街 。
1940年建立街子场,建国后为街子乡 。
1991年撤乡建镇至今 。
“5·12”汶川大地震,街子古镇遭受重创 。
经过2年多灾后重建的集中打造,于2010年5月10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可否推荐一篇 主要去了安仁古镇、平乐古镇、街子古镇平乐古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平乐镇基本概况平乐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距国道318线9公里,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辖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区1.30万人) 。
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 。
平乐镇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 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 。
平乐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是邛崃市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 “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 。
平乐古镇历史悠久,古称“平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史前蜀王开明乐时期,平落这块四面环山的平坦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 。
北宋开宝三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民国29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 。
1950年镇、乡分置,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乐镇,统称平乐镇 。
二、平乐镇的历史机遇平乐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这里交通条件闭塞,缺乏与外界足够的交流与发展,千年古镇一直以一个沉睡者的姿态被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
镇区仅有两三条明清时期延续下来的古街道,这里逢集是附近乡镇村民购置农资、买卖农产品的场所,平时则清闲得像个小村寨;农村地区则是泥泞的村道、土木结构的农房和一望无际的农田 。
人们辛苦一年只能勉强过上温饱生活,而生活在广大山区的人们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 。
改革开放以来,国道318的修建让这个曾经的偏远小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
镇区与县城邛崃的两条公路相继实现了路面硬化,同时镇区也在逐渐扩张、发展,特别是迎宾路的修建让这个古老的集镇增添了别具城市风格的建筑元素,镇上的居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城里的感觉 。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街区建设的完成,整个镇区逐渐形成依托沿河旧街区背河道放射形扩张的格局 。
整个平乐镇的发展黄金转折点还得从古镇建设开始 。
自2004年以来,平乐镇坚持实施 “旅游立镇”的发展战略,以旅游开发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引导撬动民间资金,就地盘活资源要素,就地集聚人才资本,就地实现群众增收,就地转变农民身份,创造了兼顾古镇保护、建设、开发的“平乐速度”,有效推进了“三个集中”,促进了平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