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词 贺新年( 五 )


求生日祝福古诗~~~~急~~~~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 。
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 。
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 。
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 。
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 。
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 。
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 。
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 。
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
”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 。
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 。
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 。
”“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 。
”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 。
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 。
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 。
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 。
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
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銮视事 。
各行各业开假,放鞭炮,商店开门营业,工厂开工,机关开始上班 。
九十年代后,作习时间进行调整,现在是初八上班 。
一些服务行业,则春节仍在营业 。
贺新年,最经典的古诗词是这一首吗展卷不知山是画,举头恰喜屋如船 。
梅花雪后开无数,杨柳风前困欲眠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蔬白发不盈颠,霭霭青云起砚田 。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
老去又逢新岁月,百花富贵草精神 。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
元旦在鹤林偶作 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

【原创诗词 贺新年】

从此阳春应有脚,风光动四邻,归耕有外臣,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日述怀 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 。
怅望关河无限恨,呼儿沽酒且陶然 。
元旦试笔 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
听烧爆竹童心在,守岁围炉竟废眠 。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
草色迷三径,春来更有好花枝,看换桃符老兴偏 。
庚辰元旦 明·王冕 试题春帖纪新年,庙谟争遗草茅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