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集前言( 四 )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人才辈出惊世绝,诸子百家齐争鸣 。
不必说夏时的古老传说,不必说商代的甲骨铭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让我们骄傲良多,铭表、词赋、杂说、诗歌……在这万古奇妍中,唯有诗歌是万古不倒的青松,是万千瑰丽的亮点,长存于世,永不消逝……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传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被那朋友间诚挚的关怀深深感动;吟唱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那至爱真情而热泪盈眶 。
更有那浸着桃花潭水的酒情,令远行的朋友热泪沾巾;面对楼高危栏的关切,令多少愁男怨女彻夜难眠 。
这一句句诗,一幅幅画历久弥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始于《诗经》,历唐风宋雨的濡染,经元曲明戏的扩张,千里万里,千年万年,生出多少流韵生香的诗文?没人能数得清,说得明 。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文,我们被它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 。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思想 。
为了便于中学生朋友更好地领悟必背古诗文的意境、思想、内涵,我们除了对“课标”指定篇目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指定“课外背诵古诗词”作以翻译、介绍外,还对其作了精辟的赏析 。
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
相信你读了它,一定会感觉与众不同,受益更多 。
除此之外,我们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了赏析类思考题 。
它实用性强,对于我们加深对诗文工团的理解以及应对考试,都是大有裨益的 。
此乃本书亮点之二 。
为了扩大朋友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史知识,我们还适当地选编了一些“资料链接”短文 。
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喜欢它 。
此乃本书亮点之三 。
胭脂红散着鲜艳的色,招示明媚的美; 碧螺春沁着迷人的香,透着醉人的绿 。
谁人不爱那胭脂红?谁人不爱那碧螺春?让我们一起到本书中去找那胭脂红,寻那碧螺春吧! 我还有故事集一起发给你吧 古诗中的花鸟鱼虫 带“花”的诗句 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
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唐?张志《渔歌子》 赏析: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 。
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