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白杨树( 二 )


有关白杨树的诗句相和歌辞 。
短歌行 唐.皎然 古人若不死 , 吾亦何所悲 。
萧萧烟雨九原上 ,  白杨青松葬者谁 。
贵贱同一尘 , 死生同一指 。
人生在世共如此 , 何异浮云与流水 。
短歌行 , 短歌无穷日已倾 。
邺宫梁苑徒有名 ,  春草秋风伤我情 。
何为不学金仙侣 , 一悟空王无死生 。
古意 唐.常建 牧马古道傍 , 道傍多古墓 。
萧条愁杀人 , 蝉鸣白杨树 。
回头望京邑 , 合沓生尘雾 。
富贵安可常 , 归来保贞素 古墓花影白杨树 , 尽是生死离别处. 古意 常建 牧马古道傍 , 道傍多古墓 。
萧条愁杀人 , 蝉鸣白杨树 。
回头望京邑 , 合沓生尘雾 。
富资安可常 , 归来保贞素 。
存殁口号二首 杜甫 席谦不见近弹棋 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 白杨今日几人悲...
描述白杨树借物喻人的诗词《白杨》一文 , 在描述了白杨的特点之后写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 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
而这 , 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
”那么 , 爸爸表白的是什么心意?这又是用的什么写作方法呢?爸爸的心意 , 就是希望孩子们也像小白杨一样 , 坚强、不软弱 , 迎着风沙成长 。
文章结尾写爸爸搂着孩子 , 望着窗外沉思 , 看到白杨树 , 他又微笑了 。
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 , 托物寄意 , 借物喻人 。
我们在作文时 , 也可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
例如写《植树》 , 我们就可由小树联想到人(包括自己) , 联想到一代人的成材 。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 首先要像《白杨》一样 , 写出物的特点 , 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 。
要注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 比喻要恰当、得体 。
有人在文章中把解放军战士比作扫帚、抹布等 , 只注意到了他们普通平常的一面 , 而没有注意他们的主要品格 。
这就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赞颂白杨树 诗歌白杨礼赞茅 盾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 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 扑入你的视野的 ,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黄的是土 , 未开垦的荒地 , 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 , 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 是麦田 。
和风吹送 , 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 若不是妙手偶得 , 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
黄与绿主宰着 ,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 , 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 ,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 也许是“伟大” , 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 , 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 , 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
可不是?单调 , 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 , 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 , 或者只是三五株 , 一株 , 傲然地耸立 , 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 , 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
那就是白杨树 ,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 笔直的干 , 笔直的枝 。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 像加过人工似的 , 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 而且紧紧靠拢 , 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 成为一束 , 绝不旁逸斜出 。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 , 几乎没有斜生的 , 更不用说倒垂了 。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 微微泛出淡青色 。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 , 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 高到丈许 , 两丈 , 参天耸立 , 不折不挠 , 对抗着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