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在诗词中的意象( 四 )


如果诗人是要把某种精神的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当时曾被看好的某种维生素,后来却可能被认为是无益甚至有害的,而诗只是提供过含有这种成分的水果,则不必为之付出代价 。
意象表达可以给诗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 。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意象入诗也不是万能的 。
人的丰富深邃微妙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不可能一一对应,人的情思不可能随时都找得到恰当的意象来表现 。
有时,意象表现也可能还没有“快人快语”的直抒胸臆来得痛快 。
因而,片段的甚至通篇的直言其意,包括直述其怀、直发其论,直赞其美,就成为必要 。
以柳为意象在诗词中的相同点是什么1、柳者,留也 。
柳意象有丰富的内涵,最常见的还是离别挽留的不舍之情 。
2、柳的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易栽易活,加之其修长、柔弱的外部形态,常常使人们将柳与现实生活中某些特殊的事物、现象乃至于情感联系起来,并赋予其极为丰富的意蕴及情致 。
所以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
3、柳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的《小雅?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此后,柳被文人墨客反复地吟咏,成为古典诗词的典型意象 。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即可成为离别情思的代名词,也可以作为相思情爱的信使与衬托,又可以表现思乡情结,更可以成为女性身材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诗人的追慕与同情 。
4、柳,作为一种有着丰富意蕴的意象频频出现于古代诗人笔下,源于它在文人心理上的文化积淀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古代诗歌中积累、沉淀的柳意象,在读者接受之后,不知不觉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
后代人创作时,往往受其影响,沿用并发展前人用过的意象 。
之后,松浦友久先生在《中国诗歌特点》一文中说道:“这样做的结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车’总是‘辚辚’地响,‘马’常常‘萧萧’地鸣,‘雨’净是‘霏霏’地下,‘杨柳’一概‘依依’地垂 。
至少这样的倾向十分明显” 。
杨柳意象为历代所沿用的情况正是如此,它逐渐成为唐宋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
5、“杨柳”意象在唐宋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
因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
因此,意象实际上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
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 。
“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 。
“千条弱柳垂青锁,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 。
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不同 。
6、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意蕴是多重的,在古代诗人笔下,“柳”是春天的使者,既可成为离别情思的代名词,也可以作为相思情爱的信使,又可以表现思乡情结,更可以成为女性身材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诗人的同情 。
而在唐诗宋词诸多意象体系中,“柳”更是一个使用频繁的意象,且涵义丰富 。
...
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 。
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