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的解题( 二 )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 , 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 , 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 , 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 , 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 , 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 , 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 , 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 丰富回答内容 , 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
7、 比较阅读理解 。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 ,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 , 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 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 ,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 , 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 , 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 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 , 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 , 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
中考阅读常见...
求:初中语文(语文版)的古诗词全集!展开全部第一册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 , 暂凭杯酒长精神 。
3.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4.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 , 扬花愁杀渡江人 。
数声风笛离亭晚 , 君向潇湘我向秦 。
5.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6.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8.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 ,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9.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身在最高层 。
第二册11.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