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的由来,过桥米线的传说( 五 )


如此一来,这种米线吃法发明了,鸡汤和米线一过 , 加上其它的料 , 附近都跟着学 。怎么叫过桥米线呢?因为老婆给丈夫送这饭的时候,天天得过那小桥 , 米线因为这个过程一凉一热发明的,所以就管这个叫过桥米线 。
在云南众多种类的米线中,最为名贵的自然是过桥米线 。和汽锅鸡一样 , 过桥米线和堪称昆明吃食的代表作 。进门入座,叫过菜,服务员在每人面前放一盘生菜,一盘九寸盘,里面包含生鸡片、腰片、鱼片、猪里脊片、宣威火腿片,平铺盘底,片大,而薄几如纸;一碗白胚的米线 。随即端来一大碗汤,汤看来似无热气,而汤温高于一百摄氏度,因为上面封了厚厚的一层鸡油 。把生片推入汤中,即刻就都熟了;然后把米线、生菜拨入汤碗,就可以吃起来 。
关于过桥米线,有两个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有一位深谙食之道的老饕 , 每天要过一座桥去吃早点 。他总是先到肉铺买点肉,再去买点米线,过桥后到一家蟹馆买一碗油鸡汤 。他先用滚烫又鲜美可口的鸡汤把片薄的里脊肉烫熟,再把米线倒进汤里 。这种汤鲜、肉嫩、米线滑的吃法,逐渐被一些厨师学会并纳入菜单 , 并用“人过桥,米线也过桥”的说法为之命名 。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过桥情”这个传说 。说的是云南蒙自县城外有一个南湖,湖心有一个小岛 , 岛上风景秀丽,环境幽雅 。有一座曲回的小石桥延伸至湖岛上,县城里有一位书生常到岛上攻读诗书,每天废寝忘食, 往往他妻子送来的饭菜凉了也没有吃 。他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到鸡汤不容易凉,且又有营养,于是她把家里的鸡杀了,拎着一锅鸡汤,带着米线、肉片、蔬菜 , 过小桥送去给书生吃 。娘子送吃的,要过一道桥 。秀才问:“这是什么米线?”娘子说:“过桥米线!”“过桥米线”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
米线 , 也叫米粉,是我国有悠久 历史 的传统食品,既可作为主食,又可作为小吃 。拿生命在吃米线的云南人,对米线有一种近似偏执的挑剔 。一碗清汤,少许酱油、猪油或是卤制品 , 都能制成一餐 。
云南的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 历史 ,在云南的每个角落,都能见到米线 , 它们不显山不露水地在市井间藏着,只等食客不经意地驻足,狠狠击中你对一碗好米线的所有预期 。
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 。鹅油封面 , 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配料或许各有不同,但是汤的做法基本一致 , 一定要用老鸭汤 , 这样的汤才够鲜 。而最具特色的当属蒙自菊花过桥米线,“以花入菜”是一大特色,传统的过桥米线加入当季艳丽、可食用的菊花,捻一片入口 , 清香绕舌,成就了一道美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