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银是什么银,请问纹银是什么银啊,和银有什么区别呢?( 二 )


纹银在推动当时的社会进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民生发展及国际商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凡货币行使 , 大抵数少则用钱,数多则用银 。其用银之处,官司所发,例以纹银,几商民行使 , 自十成至九成、八成、七成不等 。遇有交易,皆按照十成足纹 , 递相核算 。”

纹银是什么银,请问纹银是什么银啊,和银有什么区别呢?

文章插图
3、纹银是什么银?和纯银有什么区别吗?纹银,全称为“户部库平十足纹银”,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清廷规定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其他银两均须按成色折合计算 。
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纹银的成色是93.5374 。较近代中国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所以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 。习惯上每百两纹银须升水6两才等于足银 。当时作为货币的白银 , 还有一个成色的问题 。成色是指银质货币、饰品和器物的含银纯度,又称银色 。银两的成色 , 自古即不统一 。
纯银,即为含量接近100%的金属银 。银化学性质不活泼,但由于银与硫有特殊的亲和性,在空气中即能缓慢的生成硫化银而使其变黑 , 使银不纯 。而且在自然界中银易与铂等金属混合,故生活中的“纯银”一般指含量99.99%的白银或者含量92.5%的925纯银 。
2、性质不同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 , 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 。例如,若令汞的导电性为1,则铜的导电性为57,而银的导电性为59 , 占首位 。
纹银成色很高 , 故有“十成足纹”之称,其实其成色比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 。所以将宝银折成纹银时 , 例须升水 。这种升水是指成色较高的宝银折合为纹银时,在比价上的提高 。
扩展资料:
纹银并非实际的银两,而是用于折算各种成色的金属银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即虚银两,包括关平、库平、市平、漕平等种类 。
按照清朝的官定标准,足色纹银的成色为93.5374%,称为“十足成纹” 。清制规定纹银一两等于制钱1000文,但乾隆朝之后,由于私铸劣钱增多和白银外流 , 经常出现钱贱银贵的现象 。
采用纹银作为货币单位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实际流通的银两成色不一,名目众多,有“元丝”、“青丝”、“白丝”、“水丝”、“西鏪”、“石鏪”、“柳鏪”、“茶花”、“茴香”、“单倾”、“双倾”等多种名色 , 这些种类不同的金属银需要折算为全国统一的计量单位,以便于统计税收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纹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