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京剧要反串,京剧里为什么要男生反串女生( 二 )


文章插图
2、反串的由来反串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出中的一种演出方式 , 主要是指演出与自身本工的行当不同的戏的情形 。虽然后来反串一词也被用于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扮装情形,但在其原本的意义中,是与演员以及剧中人的性别无关的 。举例而言,男性的梅兰芳作为一个旦行演员,演出女性角色是正常,他曾在《辕门射截》一剧中演生角的吕布则反而是反串 。除了如上述的旦串生之外,生串旦、生串净、生串丑等情形也都很常见 。
反串的历史发展
行当的概念在元杂剧中已经存在 , 但当时许多演员常常没有明确的本工行当,例如《青楼集》中记录的一些著名女性演员常能兼“旦末”,因此其无论扮旦或末 , 都不能算是反串 。
比较有明确反串情形的,要到明代中后期的一些传奇剧目,如剧作家徐渭写的《女状元》等戏中,有明确要因剧情的转换以旦行演员来换男装演生角的情形 , 但未留下其实际表演时情形的相关记录 。在明末清初最盛的昆剧中 , 由于对表演艺术特讲求精致 , 各行当之间各形成严格的派别 , 因此反串兼演是不被容许,这种情形到清代中叶更达到极致,因此只有少数特别的剧目 , 才能反串 , 如《南西厢》的〈长亭〉一出 , 所有剧中人均由旦角反串,成为惯例 。
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开始禁止女性登台表演 , 女性角色均由男性出演 。晚清,天津开埠后,始有女演员公开登台表演 。而男女同台合演亦是在天津最现出现[1] 。在清中叶才形成的京剧中,反串是较常出现的演出方式 。在京剧发展早期由于较多人精通数个行当,因此反串现象较不明显,光绪年间,角色的分工才愈趋细密 , 这情形发展到民国以后达到极致,由于专精一门成为普遍的观念 , 而反串的情形才逐渐增加,许多著名的演员如四大名旦、杨小楼、等都不时有反串的演出 。

为什么京剧要反串,京剧里为什么要男生反串女生

文章插图
3、京剧当中的旦角从来都是男扮女装反串表演,这是为什么???《京剧舞台上的性别反串艺术》
当年,曾有媒体采访梅兰芳大师,问男旦是不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梅大师仅仅回答了四个字:“这是艺术” 。
1840年京剧形成的初期,京剧舞台上只有男演员,没有女演员,所以早期剧目多以生行戏为主,旦角戏很少 。作为梨园现象,“男旦”是历史的产物 。
导致这种并非常态的“男扮女”现象的原因之一,跟旧时代禁止女演员登台的封建道德律令不无关系 。尽管女伶演戏在元明舞台上曾一度活跃(尤其是元代),但到了清代,随着礼教意识强化 , 由于朝廷明令禁止女子演戏、禁止养家班,京城等地梨园竟成为清一色男演员的天下 。康熙以来,几乎每朝都有相关禁令 , 甚至连女子看戏也严加禁止,如:“道光时,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 , 惟须在楼上耳 。某御史巡视中城,谓有伤风化 , 旋奉严旨禁止 。”“咸丰时,张观准夙以道学自名,尝官河南知府 , 甫下车,即禁止妇女入庙观剧 。”(《清稗类钞》第5065—5066页,中华书局 1984年版) 。在此背景下,早期京剧界“全男班”盛行,从编剧、演员到乐师、化妆师,台前幕后,各色人等无不由男性担当,而剧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幼,也均由男子来扮演,至于女性则被排斥在大门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