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为什么叫太后,太子称太后为什么?太子在太后面前又如何称呼自己?( 五 )


在两宋 , 以宰相为首的文官势力是皇帝依靠的主要统治力量,相权的膨胀抑制了“后权” 。
但到了清朝已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对君权形成制约,女后用权可以随心所欲 , 而顾命大臣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各方猜忌 。因此 , 如果碰巧出现权欲熏心又有才干的女后,即使没有戚党的支持也可以稳坐江山 , 幼帝成年后亲政极难 。
一旦帝、后围绕权力继承的斗争激化,不仅统治阶级内部的自相残杀难以避免,往往也会把国家和民族拖入深渊 。
不仅汉族政权,与宋同期的“夏、辽、金、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太后长期临朝执政和皇后预政 。太后临朝几乎成为这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成文的惯例 。这除了有一些偶然的原因(如皇帝年幼、有病等)之外 , 还有政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原因 。
在政治上,母舅家族的势力在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风俗习惯上这四个少数民族的妇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 不必如汉族妇女那样屈从于三从四德 。这种传统习俗和对妇女的尊重,也是太后临朝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不能对外戚参政进行限制,这四国不同程度地经受了“外戚之祸”,而以西夏受害最深 。
立储之困局、封藩撤藩的轮回、再加上女后外戚之祸,仿佛印证了一句古老的格言:最亲近的人,往往是最致命的人 。可惜君主制下有太多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伴随着王朝的一生 。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 。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 , 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 。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 , 次年晋封懿贵妃 。
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诛除八大臣 。同治帝即位后,首度垂帘听政 。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 。
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上谥 。谥曰: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即“孝钦显皇后”,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两位正宫,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
:百度百科:太后
应该称呼为太后殿下 。
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以后皇后才开始也称殿下 。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
娘娘的称呼是宋代才出现的,所以应该是称呼太后殿下,要是是皇帝称呼太后的话,就是母后,要是太监或者臣子称呼太后的话,那得叫太后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