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月亮变化的规律( 二 )


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 。而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处于一条线上,但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洒在大地上,这就是满月,也就是“望” 。这时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 。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 。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 , 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 , 两个尖角指向东方 。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 。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 。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 。从朔到望,月亮离开太阳的距离越来越大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 。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 。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们的肉眼这时是看不见月亮的 。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 , 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 。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消失在晨曦中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月亮与某一恒星两次同时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月” , 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 。朔望月比恒星月长,道理与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一样的 。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 , 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

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月亮变化的规律

文章插图
2、月相圆缺变化的一个周期有几天月亮的外观每晚都有变化 , 在一个朔望月中 , 月相的变化 (lunation)可由上面这张时序动画清楚地看出来 。在农历月初 (朔) 时,月亮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随着月亮绕着地球运行,在我们的视觉上,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部份 , 变得愈来愈大,在农历十五日 (望,满月) 时达到最大 。然后,再逐渐变小 , 周而复始 。当月亮在绕地球的椭圆轨道运行时,它会发生称为天平动 (libration)的微小晃动 。所以,在视觉上月亮的大小会有微量的变化,也让我们可以看到略微多于一半的月表 。虽然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但是在一个月相周期里 , 不同的夜晚,月表反射阳光的角度也会有变化,所以,月貌看起来也会有些不同 。一个完整的朔望月大约是 29.5 天 , 所以英文中 "月" (month) 就是从moon-th演绎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