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五 )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看了它的解释,我的感受又更加深入、更崇敬这位大学问家了:
“颜渊问什么是仁德 。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到传统的礼所允许的范围,就是仁 。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不成?’
颜渊道:‘请问行动的具体准则 。’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语不听,不合礼的话语不说,不合礼的事情不做 。’
颜渊道:‘即使我不聪明,也要照老师的这番话切实去做了 。’”
经过细细地嚼读,我在这位大知识家在世时的话语中感悟出了许多人生哲理,但千言万语终归是一个字——“仁”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仁”,世界一定会处处充满文明!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有关论语译注读后感
读着《论语译注》,我对孔老夫子和他的思想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因此,我对这本书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自然,我便会细细地将它看完 。以下是读后感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三篇《论语译注读后感》,希望我们的读后感作文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多的读后感作文,请点击以上链接 。
【论语译注读后感篇1:论语译注读后感】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 。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