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螳螂的外形和生活特征,螳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二 )


前翅皮质,为覆翅 , 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 。复眼突出,单眼3个 。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 。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 。
3龄前的幼小若虫 , 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 。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如蚜虫和家蝇等 。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 。
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 , 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 。其他饲料昆虫有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 。

昆虫记螳螂的外形和生活特征,螳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文章插图
3、昆虫记中螳螂的外形是什么?螳螂的外形:体长通常是55到105毫米,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
头部呈扇形,较?。桓囱弁怀? ,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 , 单眼 , 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
生物学特性:
螳螂属于渐变态昆虫 。若虫经8~9龄发育为成虫,通常一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卵鞘附着于树枝、竹枝、草茎、石块等物体上,不同种的螳螂对附着的物体具有选择性 。
若虫、成虫均为肉食性 。若虫成活率低 , 且有自残现象;成虫也具有自残行为,尤其是在交配的过程中有“妻食夫”的现象 , 这一行为引起了昆虫爱好者较大的兴趣 , 对其解释也是众说纷纭 。 
常见的几种螳螂,在华北、华东地区均为1年1代 , 长江以南少数地区1年2代 。以卵在卵鞘中越冬 。一般5、6月卵孵化 。孵化期:雌若虫一般为7-8龄 , 雄若虫6-7龄 , 8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羽化后10余天开始交配 。
昆虫记螳螂的外形和生活特征,螳螂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文章插图
4、螳螂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螳螂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一、生活习性
螳螂的食性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螳螂食性挑剔,只捕食活的猎物 。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 。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
螳螂具有趋光性,一般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 。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 。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 。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