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二 )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 。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 。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 。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一、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围绕中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作者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这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的论述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你读后觉得被说服了吗?——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 。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掌握了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经过我的引导、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
二、夯实备课,集思广益
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