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规则,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二 )


一、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道德;
2、法律 。
维护公共秩序,既要依靠道德规范,也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 。然而最重要的仍是人们正确的道德观,这能够帮助人们增强遵守法律的概念,从而使维护公共秩序得到真正的实现 。
二、法律意义:
公共秩序,是一个弹性条款 。有国内公共秩序与国际公共秩序之分 。援引公共秩序制度不应与他国主权行为相抵触,也不应与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 一贯持肯定的态度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重要行为准则;法律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我国主要法律:《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等 。
我国《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利益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68条也规定,凡我国人民法院对申请或者请求承认和执行的外国判决、裁定,经审查后认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认和执行 , 我国在与许多国家签订的司法协助协定中 , 也都订有公共秩序保留我条款 。
外国公法的适用相混淆 。目前几乎所有的统一冲突法公约都规定有公共秩序保留条款 。中国《民法通则》中有条款全面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
我国依法处罚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并根据情节轻重和认错态度的好坏,分别给予一定处罚 。公共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共4种 。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以图腾崇拜、禁忌、风俗等形式作为共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等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 , 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 , 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