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反思( 八 )


(3)内容的把握力求具有条理性
做任何事必须有条有理,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语文教学同样如此 。在读每一个自然段的时候,我试着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让她们边读边思考,读完后用简洁的话说清楚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一举两得 。所以,在后面理清课文“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层次的环节上,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学生就很快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可谓顺理成章 。
(4)写字的指导力求具有方法性
学生能写出一手好的钢笔字,离不开老师日积月累的谆谆教导 。新课的教学不能遗漏了对写字教学的科学指导 。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和学生复习字的结构分类,然后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自己觉得难写的笔顺,指导学生一起来写一写,再分析“生字中哪种结构的字居多?”“这些结构的字大小有什么特点?”“其它字的结构又有什么特点?”一步一个目的,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领悟了这些生字,为学生写好字提供了一定的导向辅助,也能提高学生写字的

《蒲公英》教学反思


教学《蒲公英》这一课时,我尝试着用自己对“先学后教”这一模式的理解进行了教学 。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三个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 。
2、学会生字 。
3、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
结合这三个学习目标,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三次“先学后教” 。第一次,读熟课文,要做到“三读”,即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第二次,学会生字,要做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用 。第三次,知道课文主要内容,要做到“三回答”,即课文主要写谁?干什么?结果怎样?就这样,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我组织课堂教学也条理清晰,但也有让我深思之处:这样的目标展示,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课下仔细想想,在看看“先学后教”的模式,才发现原来缺少了学法的指导,怪不得课上一部分后进生在学习时,除了反复读课文,就没做些什么了 。我想今后的每次“先学后教”在组织时,不但要有目标,还不能没有方法的指导 。

《蒲公英》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八篇课文 。本文借助蒲公英这一不起眼的植物,用拟人化手法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故事的结局写了听从和不听从太阳公公话的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由此告诫人们,看事物应当全面,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 。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明白我们看事物应当全面,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